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8月25日电 8月23日-24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举行,围绕成都如何以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话题展开热议。 成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毅谦认为,成都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和人才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的政策优势,科技工作者应顺势而为。同时成都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众多,创新氛围浓厚,许多行业都走在全国前列,要将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成果投入到实践当中,让科技创新助推成都高质量发展。” 关于如何激活成都人才优势、创新赋能城市未来,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表示,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高校可与地方共建校地合作资金,企业和科研人员共同合作执行科研任务。 “每名科技工作者,都身兼城市的建设者和未来的创造者。”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在本次大会上当选为成都市科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他表示,接下来将在场景营城中构建城市科学空间开展科普活动,厚植城市科学创新的群众基础,让成都科技力量与城市繁荣同在。 在成都市科协推进下,成都已获批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都),成为全国首批离岸基地5家单位之一。在此基础上,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26个项目落地成都进行成果转化。 目前,成都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79个,先后柔性引进院士71名、专家670名,帮助企业开发关键技术522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2项,申请专利2508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147个。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0年8月25日 |